八大行业因疫情而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锐智经济 Author 经济学者赵锐
导读
从大年初二到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奋战至今,才终于有点时间梳理思路。尽管此次疫情影响较大,但对疫情过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判不宜夸大。突发的疫情只是助推器,将加快产业布局调整、生产组织方式转型、社会消费结构升级,并重点对八个行业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丨 赵锐
01
此次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毋庸赘言,波及的范围和领域都超出预期。疫情主要会影响到社会心理,并通过居民、企业等的行为方式传导到经济和社会层面,但这并不会改变经济和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
因此,对疫情过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判,特别是对经济、产业层面的变化预判要遵循经济规律,不宜过分夸大。
首先,经济社会领域的很多变化早已出现,比如电子商务、远程办公、人工智能等等,包括最近被大家了解的核酸检测试剂盒,都是在很多领域已经成熟应用的技术和产品。
突发的疫情只是助推器,加快了技术演进、推广应用的速度,并没有引发更多新的产业趋势。
其次,疫情对产业领域的影响,根本在于加快了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产业布局、生产方式、组织管理方式的调整升级。这些方面调整升级的方向,才是对经济层面、产业层面产生影响的原因,也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机遇”。
第三,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传统行业会产生结构性影响,比如经营方式、生产流程等被动调整,但不会导致行业衰亡,而且只会构成短期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熨平波动,回归到接近往常轨道。而对大多数新兴行业则是利好偏多,加快提高了社会接受度和市场普及率。
因此,疫情过后会出现三个主要方面的变化。
胡焕庸线: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先后改称“爱辉-腾冲线”、“黑河-腾冲线”。在此线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
截至2月17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分布图
02
一是产业布局调整加快。
有心人会发现全国疫情状况图也遵循着“胡焕庸线”分布规律,因为经济越活跃的地区,人口流动频度越高,病毒扩散风险也就越大。
此次疫情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在湖北、河南等中部地区,以及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加工制造业集聚区和用工大省。
这些地区工业企业集中、流动人口密集,对近期的复工复产也造成很大防控压力。疫情过后,东中部地区将会加快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用工量较大的高技术产业向外部转移。
上海已经出台了促进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其他地区大概率也会陆续跟进。而全球供应链布局会继续加快向东南亚、南亚分散转移。
二是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加快。
此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大多数是用工量较大、供应链单一、配套地较远的企业,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原材料运输困难、销售渠道传统等,导致企业难以应对突发事件影响。
疫情过后,这类企业将更倾向于投入智能化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快生产方式转型、组织方式升级,并更加注重项目所在地的就近就地配套能力。
如果说以前企业采用机器人、电子商务、远程办公等设备和系统,主要是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那疫情过后企业加快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则多了一重新的内涵,即增强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三是社会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几十年来,还没有一次公共安全问题对全国人民的生活造成普遍性影响。这次疫情在春节期间对人民正常生活的巨大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心理出现变化,特别是城镇居民将更加重视安全防护和消费品质。
这种心理变化会影响到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比如减少到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聚集,更多采用网络购物、快递配送等,减少乘用公共交通工具,选择卫生标准较高的宾馆、酒店、餐厅,口罩、消毒液等成为家庭常备用品。
这些由社会心理变化导致的生活习惯变化,将直接体现在消费行为上,进而加快推动消费升级。
这三大变化都会对相关产业发生作用,并产生方向性引导。
与湖北接壤六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03
一是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向西部偏东地区转移布局。
从全国疫情状况分布图看,沿“胡焕庸线”东侧的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风险程度较低,同时这些地区交通较为便利、工业基础较好、原材料供应及配套能力较强、劳动力供应充足。特别是与湖北交界的六省市中,陕西的病毒扩散情况最轻。
这些地区的产业布局价值将被重新发现,成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或是下一轮新建工业项目的投资重点。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就地配套能力为核心的招商引资,将是这些地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二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当正常的人口流动规律被按下“暂停键”时,“机器换人”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效率之外,被发掘出新的价值和意义,即替代员工在危险环境作业、规避不确定性的劳动力短缺危机。
比如普遍出现的口罩等卫生防护用品短缺问题,根源并不是全国口罩产能不足,而是因为员工不能正常返岗,导致工厂无法开足马力生产,不能供给足够的产品。如果多数企业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生产设备,问题就不会这么严重。
最近一些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工厂提前复工复产,宾馆使用送餐机器人保障正常营业,企业采用消杀机器人防疫消毒。这都会形成“不看广告看疗效”的正导向作用,激励没有未雨绸缪的企业启动智能化改造计划。
除了用于生产流程的工业机器人外,可广泛应用于商场、酒店、站场、医院等人流聚集场所,执行送递、检测、护理、清洁、识别等特种任务的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的热点。
三是数字产业将进入发展蓬勃期。
首先,围绕工商业的供应链重构与优化,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将形成更大共识,催生更多实际应用需求,促使数字产业从幼稚期加快进入蓬勃期。
其次,在信息化时代还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开展疫情排查防控,不仅效率不高,还为此付出巨大的资金、人力和行政成本。
这一问题将促使更多城市把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上升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层面,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特别是将居民小区、城镇社区、公交站场的综合管控协调系统作为建设重点。
四是网络消费将进入新的升级期。
200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投资的淘宝网成立,其时SARS疫情正接近尾声,其后网络消费迅速扩张。
网购兴起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消费方式,将巨量的线下消费导入线上,使更多实体店成为依附虚拟平台的体验店。
而此次疫情中采取的超强防控措施,使在实体店体验的需求锐减,由此或将广泛催生网络消费的新形式——线上虚拟体验。
比如,有实力的企业可能会推出身型尺码3D自助扫描系统,只需将扫描数据与网上商品3D数据自动配对,即可实现消费偏好与实体商品的无缝对接,又避免了到实体店等人流聚集场所。
而实体店为避免遭受更大冲击,特别是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批发市场等,也将倒逼出现线上转型的热潮。
更多商超会走向与国美、苏宁不同的路径,转而与网购平台和城市配送企业合作,开展线上销售、线下配送服务。
企业受疫情影响压力表现
04
五是城市配送业将进入专业化细分阶段。
在全城全时防控期间,很多居民是靠快递小哥“续命”的,大家在这时候才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快递配送的城市不是一个值得厮守一生的地方。
这个看似非常传统的行业,却是当下受益最大的行业,在疫情过后也仍然是被重新发现价值的行业。
基于更重视卫生安全的需求,城市配送业将出现更多专业化企业,如日用品及药品配送、生鲜食品配送、连锁超市与大型商超配送等。城市配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六是消费品制造业将再次抬头。
在实施超强防控措施期间,日用消费品和卫生物资保障是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关键。一座拥有方便面厂、纯净水厂、面包火腿肠厂、口罩厂的城市,明显措施沉稳心中不慌。而那些等待兄弟城市物资援助的城市,才明白“纵有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疫情过后,更多城市会从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层面,强调日用生活物资、医疗卫生物资的自我生产及保障能力。
一度被误认为是低端产业的消费品制造业,将成为城市产业“补短板”的重点之一,食品、饮料、药品等制造业发展会再次抬头。
七是餐饮业在消费回补中会出现结构性变化。
认为疫情过后餐饮业将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判断过于乐观,餐饮业的恢复只是对前期需求抑制的回补,因为疫情防控而心有余悸的消费者,会有意无意推动餐饮消费方式的变化。
首先,就餐环境、食品安全、服务方式将成为餐饮消费的偏重因素,大批“苍蝇馆子”、私房菜、网红路边店将难以为继,他们很难分享到“报复性反弹”的红利。
其次,大中型餐饮企业只有采用更安全规范、更人性化的服务,才能适应餐饮消费方式的升级。
比如,主动推出强制分餐制才能更受欢迎。毕竟中国人是好面子的,分餐的要求不能由顾客主动提出,而应该由酒店作为“强制性”制度推出,其中的微妙自有人懂。
八是汽车消费将出现阶段性回暖。
此次疫情中,因乘坐高铁、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而成为密切接触者的案例不少。出于提高卫生安全防护的需要,疫情过后私家车消费可能会进入旺季,使自2018年下半年就一路下滑的车市出现阶段性回暖。
为什么是“阶段性”回暖?因为这一轮汽车消费需求是因特定因素而积累产生的,释放完就不会长久持续。
汽车品牌的优胜劣汰、更新升级还是会继续下去,如我去年的分析,头部车企依然会持续增长,蛋糕在变小,但草莓和巧克力会增多。
END